
凡符合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均可填报“楚怡工匠计划”。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费 | 学制 | 合作学校 | 选考科目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0 | 5900 | 四年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物理、化学必考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00 | 5900 | 四年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 |
农学 | 80 | 3600 | 四年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我校和高职院校对通过“楚怡工匠计划”录取的学生采取“4+0”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4年均在对应的高职院校培养。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转学转专业,非试点专业学生不得转入“楚怡工匠计划”学习。
我校负责“楚怡工匠计划”学生的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以及学生奖助贷申请入团人党、就业创业指导及培训等工作。
“楚怡工匠计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奖学金评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创业帮扶指导助学贷款、党(团)员发展、毕业待遇等方面与我校在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学生在完成4年本科阶段学习后,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获得我校的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1.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时,考生在本科批“普通志愿”栏中既可以填报试点本科高校的“楚怡工匠计划”招生专业,也可以填报本科批中的其他院校专业。其中,普通高考考生最多可以填报45个志愿。
2.录取
“楚怡工匠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录取。录取时,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平行志愿录取。生源不足时,由省教育考试院通过网络和媒体统一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如按征集志愿投档后仍生源不足时,可按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相关规定,适当降分投档录取(即在普通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下 2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专业代码 080901,作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成功入选湖南省 “楚怡工匠计划” 试点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类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了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全面涵盖了计算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编译原理以及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系统性的专业教学与实践实训环节,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计算系统架构设计、开发、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与专业技能,从而具备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系统集成以及 IT 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工作能力。
毕业后,本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广泛进入科研机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就业。在科研部门,可参与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在企业中,能够承担核心研发任务,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在事业和技术管理部门,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优化技术应用与项目管理流程;在行政管理部门,为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决策咨询。本专业致力于为各行业培养适应性强、专业素养高的优秀人才,助力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自身价值。
历史沿革:本专业始办于1989年,2009年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9年在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荣获A等级,2020年获批湖南省双一流专业。2024年获批湖南省“楚怡工匠计划”试点专业,联合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湖南省双高专业群A档)共同培养。
特色与优势:该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前沿技术,致力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特别是电梯)的设计、研发、智造、装调及运维;学制4年,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基础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继续升学提供坚实保障。
与奥的斯电梯、迅达电梯、格力电器、蓝思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在机械行业特别是电梯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机电产品有关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1、考公考编。2、继续升学,读研、读博。3、机械工程技术、设计研发以及机械产品销售等岗位。4、经选拔推荐,可定向就业于电梯行业头部企业,从事电梯设计工程师、电梯生产工艺工程师、电梯维保工程师、电梯检验师、电梯产品销售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地点在国内(一线城市、香港)、新加坡等地。
历史沿革:本专业源于1975年的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农学专科专业;2000年,升格为农学本科专业;2004年获批学士学位授权;2009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点。2023年获批湖南省首届“楚怡工匠计划”试点专业。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以新农科建设倡导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将农业与旅游、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进行全产业链式培养,培养满足现代农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前沿性、交叉性、应用性突出的特色。
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1、公务员、事业单位。2、继续深造,读研、读博。3、做科研。4、涉农单位、农资公司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师、农业技术指导师、肥料配方师、植物组织培养师、农艺师、种子繁育员、有害生物防治师、植保无人机应用师、种植技术工程师、作物顾问、农业资材销售经理、农产品销售经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