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院简介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始建于1979年,40余年来培养了八千余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30余名,现有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级科研教学团队6个;现有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为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土木水利(暖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6个硕士学位点和20多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
学院现有教师93 人,其中教授25 人,副教授31 人,硕士生导师59 人,博士学位教师65 人,“双师型”教师20 人。
二、教学成果及竞赛获奖
01 学院教学成果概述
我院2024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近三年来获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8项;获得吉林省第十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第十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1项;获得第四届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给排水专业教学竞赛及论文评选优秀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和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3项;共发表教研论文30篇。
02 学院学生竞赛获奖概述
“十四五”期间,学院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3项。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级各类创业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竞赛奖励55项,省级竞赛奖励198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比泽尔杯”科技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
三、专业介绍
0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和2014年均顺利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2014年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015年被评为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特色专业,2019年通过国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认证);2020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拥有吉林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强大专业技术能力的给排水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立足吉林,辐射东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和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根据本专业的国家标准、规范以及专业评估标准的要求,本专业培养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能力强, 全面系统掌握城镇和工业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泵及水泵站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规划等方面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建设单位、规划部门、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各类环保公司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工程设计、管理、施工、规划、技术开发、科研、环保等工作。
主干课程
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土建工程基础、给排水工程导论、水质工程学、泵及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
就业方向
能够在建设单位、规划部门、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水处理和环保企业、施工单位等部门胜任相关工作。
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简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两个专业之一,其发展前身为1958年学校设立的供热通风专业,是吉林省最早设立该专业的院校。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供热、通风及空调专业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建筑技术科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研究生,是当时吉林省唯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专业。2009年和2014年均顺利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2019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获批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暖通空调(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净化、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等)的研究、设计、安装、管理和开发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在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与学习,能够具备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动力)所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本专业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具有对各种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进行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
主干课程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建筑冷热源、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经济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暖通空调设备研发、安全生产与监督、物业设备运行与管理、建筑设备工程监理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供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燃气等)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专业设计院所从事规划设计、研发制造工作;在中外资企业从事设备研发、技术支持、工程施工等工作。
03 环境工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20年获批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需要,适应行业科学与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具备在城乡建设和环境工程领域承担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环境管理、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及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
主干课程
流体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院所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轻工、能源、医药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管理、施工、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04 环境科学
专业简介
本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为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受到良好专业训练,勇于创新实践,勤于职业反思,具备良好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与评价、环境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研究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环境检测、技术研发等部门,从事检测、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主干课程
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院所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管理、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