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第1: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排名第2: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第3: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1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 煤化工技术 | -- |
2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煤化工技术 | -- |
3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 煤化工技术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优秀校、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省“兴辽双卓越”A级建设单位,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辽宁石油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学校始建于1952年,时名锦州合成燃料厂技工学校,2002年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与锦州石油化工职工大学合并更为现名。2017年,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暂时保留建制)。学校位于锦州市,...
2.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1年5月1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是由原晋城市教育学院、晋城师范学校、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四校合并组建起来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多科类高职院校,也是山西省晋城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始终秉承“诚明乐业”的校训,践行“为人正、为学实、为技勤、为艺精、为美和”的“五为”办学理念,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
3.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行政隶属榆林市政府管理,教学业务受省教育厅管理和指导,前身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于2010年开始招生办学,201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陕西省委高校巡视诊断,2018年实现独立办学。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陕西省中华...
4.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21年与荆州教育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合并后实行“一校三区”办学。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非全日制学生一万五千余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风严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战略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深度对接全市4个千亿产业和4个过五百亿...
5.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山西省人民政府、由省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22年中期验收获评“优秀”)和“山西省优质高职院校”;“山西省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
1.现代竹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专业
现代竹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专业考研方向
2.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开设课程
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社会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3.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
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详解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非织造自动化装备维护维修、非织造工艺与生产管理、非织造产品检验、非织 造产品销售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非织 造自动化装备基本构成、非织造布材料特性及检测标准、非织造产品跟单与贸易等知识, 具备非织造自动化装备维护维修、非织造布产品检测、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产品销售 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 能够从事非织造布装备维护、生产管理、质量检测、 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辨识非织造布与制品基本材料的能力;
2.具有非织造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编制的能力;
3.具有识读机械图、电气图、电路图的能力;
4.具有使用非织造设备维修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能力, 能够进行常用机械部件、 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5.具有典型非织造布产品装备电气系统、机械系统装配和调试的能力;
6.具有典型非织造布产品装备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7.具有根据相关标准检测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的能力;
8.具有非织造企业生产管理的能力;
9.具有非织造布产品销售的能力;
10. 具有相关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1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及测绘、机械结构设计与改造、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 基础、非织造材料及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
专业核心课程: 非织造布基础、非织造工艺、现代生产管理、机电设备拆装与检修、 非织造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非织造布质量检测技术。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 在校内外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电机与电气控制、非织造典型装备的维护维修、非织造布检测等实训。在非 织造布材料生产企业、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机械工程制图、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智能制造设备安 装与调试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 现代纺织工程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 纺织工程
4.大数据与审计专业
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是什么
审计主要研究财务基础知识和审计基本理论,包括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分析、审计案例分析等。例如对企业的会计、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审查,主要查看凭证、帐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等情况,看企业会计的核算有无违反会计制度规章等。关键词:财务审计税务记账
5.水利机电设备智能管理专业
水利机电设备智能管理专业学什么
《水电站自动化》、《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检修》、《电气运行技术与管理》、《水轮机》、《水轮机调节》、《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PLC原理及应用》、《电机原理及维修》、《电气工程CAD》、《机械基础》、《电机原理及维修》、《电工基础与测量》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具有鲜明化工和建材行业特色及技术优势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内蒙古石油化工学校和1979年建校的内蒙古建材工业学校,两校于2003年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经过20余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先后成为国家骨干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化工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先进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要求,具有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已为自治区培养了10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占地769亩,建筑面积26.2万㎡。固定资产总值104026.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167.62万元。现有教职工570人,高职在校生10952人。设有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通识教育教学部、思政理论教研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学校紧密对接自治区新能源、新型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专业,专业涵盖生物与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等大类,现有招生专业42个。建有“煤化工技术”1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化工装备技术”“大数据技术”2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4年“开发大型现代煤化工教学工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四年,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1金1银,自治区学生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东北三省一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比赛累计获得一等奖42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58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铜奖6项、自治区级特等奖4项、金奖22项、银奖40项、铜奖96项。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近四年来,学校牵头成立政行企校多元共治的“智慧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多家头部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校,联合开展“订单班”“工匠班”人才培养,建成10个自治区“工匠班”;30个专业可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可开展43个工种的技能人才等级评价认定工作。学校入选国家西部地区50所产教融合卓越高职学校,获批自治区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自治区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自治区“工匠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校内专任教师46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5人,副高级职称的141人,具有硕士学位专任教师285人、博士17人,“双师”素质教师309人。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自治区突贡专家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级劳模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自治区“五一”巾帼标兵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6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自治区最美教师1人,自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自治区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有自治区级专业教学团队13个,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3人。近四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全区职业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方针,持续提升科研能力。近四年,教师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自治区级纵向科研项目课题102项,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50项,成果转化13项,国家专利和软著90件,SCI、EI论文24篇,核心论文80篇;荣获中国科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行业学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自治区“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5年)”。
学校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获聘鲁班工坊建设联盟观察员单位;与蒙古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目前,全校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办好办实“两件大事”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谋划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项目为重点,以提升办学能力和深化产教融合为路径,以专业群建设对接区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为特色,以校企合作助推职教出海为攻坚点,奋力续写现代化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建设新篇章,力争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